Monday, August 12, 2013

困扰国家发展的教育问题

困扰国家发展的教育问题     
 文:巴古山

我国独立已经56年,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,尤其是华文教育问题,更是令华社寝食难安的大问题。

我国很多要人,动不动就说,我国是海外华人杂居国家/地区允许建立华校的非常特殊国家之一。这些人言外之意,是华校能够在此生存,是一种恩赐。我们当然明白这些要人是暗指东南亚一些国家,如泰国、印尼都没有独特华校的创立。

我们必须搞清楚,所提到的这些国家,与我国的情况不全然相同,不可同日而语。泰国不曾沦为殖民地,无需经历全民争取独立的斗争;这个国家的总人口有将近6540万人,华人只占14%;而印尼曾经沦为荷兰殖民地,在40年代的独立斗争中,华裔参与斗争的比例小,而在总人口2.423亿中,华人仅占3.5%而已。

这两个国家华裔人口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不过,主要的原因是:泰国没有经历独立斗争;印尼虽有剧烈的争取独立的斗争,可是华裔参与的比重小。我国情况全然不同,我国的独立是巫、华、印三大民族肩并肩、艰苦斗争所取得的艰辛成果,而在独立当年,华裔人口占35%。华文教育在本邦地位特殊是有其历史因素的。

有一句名言:“家和万事兴”,而要兴邦旺国何尝不是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?要是各民族之间常常为了一些课题而争执不休,不但损害国家的元气,而且破坏投资气氛、吓跑大企业的投资者,对国家是未见其利,先蒙其害的。

其实,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,中国不但经济腾飞,而且科技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(太空科技的成就是最好的说明),我国执政当局应该有先见之明,允许华教在我国平稳发展,无异是为我国教育增添一份资产。华校培养出来的人才,必定是利惠全国人民,而不是独惠华社。我国与中国通商贸易、文化交流需要精通华文的人才。

华校的课程都是依据教育部的课程纲要编制的,国语的教导也符合国家教育当局的规定,当局对华文教育是没有恐惧的理由的。外族子弟若是进入华校求学(目前已有7万多名外族子弟自愿进入华校求学),他们所获得的知识,不会输于在其他源流学校所获得的,而他们还掌握多一种语文---华文。多掌握一种语文,就等于多长一对眼睛,这是普遍的共识。

因此,华文教育在本邦的发展,对国家是一种可贵的资产,不是负累。

201388日稿)


Sunday, August 11, 2013

相逢竟是一个甲子后

相逢竟是一个甲子后   
文:巴古山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离别那天虽然没有凄风苦雨,但,总免不了是凄凄惨惨戚戚!送行的亲朋戚友唯有泪眼相望,但,却是百般无奈!

你本是一家子孤零零居住在泰南勿洞那荒野大胶园里。穷人家能挣得三餐温饱已是万幸了,其他的事有谁管得了?

据说,就好像传奇故事那样,有一天也不知是哪一个过路的人,路过你们家门口,听到你们三五岁的姐弟俩啼哭,这才发现你们双亲已经死了,而且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天。

你的外祖母得到通知,火急赶去,都说过了穷人家哪管得了这许多事。略略办妥身后事,就将你俩带到这里来。至于你爸妈的死因,也没闲情追查。你们姐弟俩就靠着外祖母和舅父抚养长大。这就是我小时候从“大人”那边获知你的身世。

其后,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读同班,渐渐的竟成了好朋友。

那段时光,正是风风火火的紧急状态年代,你的舅父不知怎的竟被拘捕了,过后几个月,就被遣送出境。苦命的你,还有什么选择?只好跟随出境了。那一年我们正读着五年级。

出境后,你们落户广州,与我以书信保持联络。一直到我读中学时,通信依然没间断过。说真的,我怕你的来信,又盼望收到你的信。因为政治部对中国寄来的信都检查过,有时候,检查的官员还在信封背后签名盖章,这是我怕的原因;怕受到连累列入黑名单;但是,想到你的身世,我忍心舍弃你吗?

我是贫家出身,但你在那边的苦况比我更惨。我省下零用钱,买英汉字典寄给你,甚至还买鱼肝油及日常用品寄给你。有一次,在你要求下,我居然将我自己戴的手表也寄给你了,还编了一个谎言对父亲说是我遗失了。讲起来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,英殖民地政府还真讲人道,我寄给你的东西,你居然每一件都收到。

中学毕业后我出外谋生,你中学毕业也不知去向,于是,我们终于失去联络了。

世事变幻莫测,七十年代,中马终于建交了,但我们没有取得联络。虽然在九十年代初,我卸下工作担子,到中国旅游过好几次,也尝试过寻觅你的踪迹,但都没有成果。

直至1995年,同村有一位朋友从广州回来探亲,向他打听,才听说你在铁道部门工作,但详情无法知晓。

“天无绝人之路”,在我们都已经白发苍苍,将近八旬高龄的时候,有一天,我居然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说是你的外甥,我一听到你的名字,以为他有你的信息,真令我喜出望外。谁知,他竟说,你就在他的身边。原来你通过他返马寻访亲友,真要谢天谢地,你这位远亲居然有办法联络上我。

在这位远亲的安排下我们终于相见了。53年离马,今年恰好一个甲子。

很高兴见到你还很健康,只是耳朵重听,必须大声讲话才能沟通,但,我们对此都没有什么埋怨,因为我们两人都有同感,以为今生今世都没有相见的机缘了。

原来你高中毕业后,分配到福建师范学院深造,毕业后当了教师,可是后来因为教师过剩,你被派到铁道部门工作。由于工作获得领导赏识,被选派到湖南长沙的铁道学院进修两年,课程修毕又重回土地部门工作,一直到98年退休为止。你还说,你们退休领取全薪的养老金呢!

送别了你,我凄然泪下,“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!”

(2013年8月7日喜相逢后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