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y 2, 2012

      从《弟子规》谈起
   #文:   江枫

近年来,我国华小流行教导《弟子规》,大体上是由家教协会赞助经费办理这些教导课程。这又再次体现我华社人士热爱华族文化、弘扬华族文化的精神。我也曾经看过一家独中主办《弟子规》学习班,让父母及孩子一齐参与。

我们且看《弟子规》一些教导: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、“称尊长,勿呼名”、“凡出言、信为先”、“见人善,即思齐”。“凡是人,皆须爱”等等。从做人处世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礼仪教起,合乎儒家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法则,的确是一本好书。

提倡这种教导是正确的,是值得赞扬的一种教育途径。 鄙意认为,尚有一本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读本---《增广贤文》。此书字句比较长,不过,意味深长,让我们同来欣赏其中一些文句:“堂上二老是活佛,何用灵山朝世尊”、“富人思来年,穷人思眼前”、“和得邻里好、犹如拾片宝”、“一家之计在于和、一生之计在于勤”、“钱财如粪土,仁义值千金”、“路遥知马力、事久见人心”、“贫居闹市无人问、富在深山有远亲”、“宁可人负我,切莫我负人”、“知足常乐,终身不辱”等等。

现在学生功课多,学习生活十分忙碌,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课外的知识,如果两者只能选其一,宁取《增广贤文》。理由是后者每句意义浅白、容易明了,而且可以直接用在平日的口语或写作上,对学生比较有实惠,能即学即用,收效更宏、更快。

80年代,中学推行《新课程纲要教学》,华文科增加好几项教学项目,其中一项就是“名句精华”。顾名思义,它是名句中名句,每一句都注明出处及详细解释。

在新课程推行之前,笔者服务的学校,有一项“成语”学习。华文科教学委员会选出一本《成语词典》,由委员(华文教师)从词典中选出适合学生程度及适用的成语,指定从初中一至高中三每一年级必须修读的成语若干句。然后,每一周画出若干句,吩咐学生必须自己熟读。而后,由科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,出几题考考他们。分数算在华文科的考试分数内,占5%。老师没有时间逐句教导,只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,才略为指导。这本成语词典,对于每一句成语都标有读音、解释、出处、词义相反成语等等,并且有造句示范。

这种成语学习,也是可以即学即用的。为了方便学生学习,并且留下较为深刻印象,在老师帮助下由级长分配每一位同学将一句成语写在卡片上(字体相当大),成语的词义、造句示范必须附上。卡片张贴在教室前方。如此,只要学生肯学习,他只需每星期到课室浏览,就可以学到新的成语了,了然于心又可应用于写作,省时省事。

华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。我们的老祖宗,懂得用浅白的文字,将许多大小哲理编成简单文句,方便琅琅上口,既加强记忆,又方便流传久远。学习者既可以学习文字的运用,同时又学习到许多哲理。

除了上述《弟子规》、《增广贤文》之外,最常见的还有《三字经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幼学琼林》、《朱子家训》等等。 家父家贫,幼年失怙,他之所以会阅读报章,靠的就是通过自习《增广贤文》而掌握这种阅读能力。

幼年时,我霹雳的山村家乡也有私塾的设立。当时我幼小无知,对于私塾如何教导学生,懵然无知。不过,日治时代,我已经四、五岁了,游伴们比我大的,有的是读过私塾的。一同游玩时,有时他们将念过的课文,无意间念出来。记忆中有这样的文句:“人手足刀尺,山水田,犬牛羊”(他们念‘ 狗’牛羊,鄙意认为应该是‘犬’ 才吻合简易的学习原理),其他的如今记不起来了。到底这是一本当时流行的读本,还是他们的老师自己编纂的?就无从考证了。这些单字,学会了不是也可以阅读简单的文句,如书信、报章吗? 我觉得这些书籍是学习华文和华族文化的捷径,只要有恒心必有成果。

(2012年4月24日稿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